回顾:
评论的艺术——记2013年9月5日在北京的讨论活动
19.09.2013
嘉宾:
萨比娜·福格尔,《柏林日报》文学编辑。
舒克文,《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文化编辑、记者。
张璐诗, Famous杂志主笔。
本次活动由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发起,与中德记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举办者有幸在活动举行前不久邀请到刚刚从国外回来的《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舒可文作为主要嘉宾之一参与讨论。张璐诗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
讨论以对比柏林和北京两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作为开始。萨比娜·福格尔女士首先介绍了柏林的文化氛围。早在冷战时期,西柏林还是一座孤岛的时候就有很多艺术家汇聚于此,东西德统一20多年后,柏林物价便宜,生活舒适便利,更有很多艺术家云集于此。舒克文女士说北京在文化上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一是源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二是源于作为首都对共产主义文化更充分的表达。在北京有最具有反抗性的夸张的文化表达和艺术实践,也有对开放文化抵制最保守最教条的表态。
关于文化记者承受的压力,舒克文女士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艺评论者还有出于三联生活周刊乃至三联书店的整个企业文化,她们作为记者被要求尽量具有独立性,不去迎合出版商、电影公司等。她们要做大量功课决定采访哪个作家,评论哪本书。压力不归记者,由老板承担。福格尔女士认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她当然具有压力,来自广告的压力或读者的压力,甚至老板的压力。因此她不得不介绍符合社会主流的作者和书籍,比如介绍莫言的新书。她并没有完全的自由。她当然也希望去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书籍和作者。
对于文化记者是否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舒克文说由于现在的报纸杂志数量太多,导致对记者需求数量庞大,记者的门槛也降低了。现在要求记者干全活,其实对于杂志来说并不是好的状况。也许这样出来的文章不会出大错,但却没有个性,质量不上乘,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这种自杀式的工作经验和万金油式的写作方法并没有益处。除了只是积累些待人接物的经验,缺乏对评论和报道对象长线的了解,文章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萨比娜·福格尔补充说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很难去理性评论和好好分析一部文艺作品。她的许多同事都有艺术史、文学、社会学的专业知识,并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风格。然而现在这种快餐式新闻时代,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成为记者。而且现在几乎人人都能成为评论者,只要在网上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就行,如果有足够的读者信任你,那也是成功的。
很多观众在讨论中踊跃提问,问题包括新媒体对评论的影响,还有评论家个人感情和爱好对文章的影响,现代社会因特网的作用、来自读者的消极反馈对评论者的作用,以及读者对她们的影响等。很多人表示这场活动比较有趣,嘉宾真正在对话,而不是自说自话。同时,40多名观众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曾文卉
摄影:© 南海芬